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長江洪水,以及長江洪水記錄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內容導航:
Q1:據歷史記載,長江共發生較大洪水災害有幾次
據歷史記載,自公元前185年(西漢初)至1911年(清朝末年)的2096年間,長江共發生較大洪水災害214次.1499年至1949年的450年間,湖北省境內江漢干堤潰口達186次.歷史上長江幾次特大洪災如下:
1788年長江上中下游均出現大水和水災.7月23日宜昌洪峰流量86000立方米每秒.荊江大堤決口20余處,洪水沖入荊州城內,水深五六米,兩個月后水才退去.
1860年宜昌洪峰流量約為92500立方米每秒,枝城洪峰流量達110000立方米每秒.這一年洪水從6月中旬延續到7月下旬,還在11月份出現了一次一般年份罕見的后期洪水.
1870年洪水主要來自嘉陵江流域,北碚洪峰流量達57300立方米每秒,洪水受災范圍從四川盆地到長江中游平原湖區,大約有3萬平方公里的地區遭到洪水淹沒,湖北有30多個州縣、湖南有20多個州縣遭受嚴重 洪水災害.這次洪水是自1153年以來發生的最大洪水.
1931年7月一8月發生全流域型大洪水.長江流域受災面積達15萬平方公里,中下游淹沒農田5000多萬畝,死亡14.5萬人,災民2800多萬人.武漢關最高洪水水位達20.20米,武漢市區大部分水深數尺至丈余,洪水浸泡3月之久.
1935年7月3日至7日,以湖北五峰為中心發生了持續5天的特大暴雨,導致了一次長江流域區域性特大洪水.主要在澧水、漢水中下游地區.淹沒耕地2200余萬畝,受災人口1000余萬,死亡人口達14.2萬.
1954年7月發生百年罕見的全流域型特大洪水,漢口最高洪水水位達29.73米,洪峰流量達76100立方米每秒.受災總面積達5400萬畝,災民1800多萬,京廣線100天不能正常通車.
Q2:長江洪水為什么不影響上海江蘇?
長江洪水,為什么不影響上海江蘇?
長江流域有幾個地方容易發生洪災,分別是:
嘉陵江和漢江上游地帶,鄱陽湖北部和洞庭湖沅江,以及澧水至中游荊江河段,這三個中心區就是長江流域洪澇災害的幾個高頻區,最高的可以達到12.0%以上。
如果把長江上游和中下游進行對比,那上游區域發生洪澇災害的概率要小一些,并且,干旱也是中下游更容易發生一些。也就是說,不管是干旱,還是洪澇,長江流域的這些自然災害都具有明顯的地域差異。但是,長江洪水和長江流域洪水不是一個意思,長江干流自西向東經過了11個省級行政區,而長江流域則覆蓋了19個省級行政區,六千多公里的長江水,滋養了近五分之一的國土面積。
并且,長江洪災往往也不是發生在干流上,而是支流上,如果是支流洪水,也就是流域性洪水,的確不會對江蘇和上海這些地方造成多大影響,但如果是長江干流洪水那就不一樣了,所以,長江江蘇段也不止一次發布過洪水預警,就連輪渡航線也被迫停運。
實際上,由于江蘇地處長江三角洲地區,多為平原地形,再加上境內有很多湖泊,在古代中國,的確曾多次因為短時性強降雨而發生洪澇災害,但如今不一樣了,修建了那么多的先進水利工程,一般都不會有決口產生。再加上在長江進入到江蘇境內以后,這些地方的河道十分寬闊,長江水的流動速度都變慢了,即便長江干流形成了洪峰,也會自然而然地因為變寬的河道而下降水位,然后匯入大海,這也是為什么江蘇的洪水總能在更短的時間內解決。
另外,長江的干流,首先是經過了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區,然后流經四川、云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然后才是江蘇和上海。要知道,江蘇、湖南、湖北、江西和安徽這些地方,其實都設置了專門的蓄洪區,在這個月月初的時候,安徽桐城就已經有三十多座水庫的水位超汛限,當即就采取了加緊泄洪的辦法。
前面已經說到了,長江的流向是自西向東,而地處中國東部的上海,已經是長江入??诘奈恢?,可以說上海近幾十年的發展速度可以如此之快,與自身得天獨厚的交通運輸條件密不可分,不僅有鐵路、公路、軌道和航空的這些運輸方式,水路交通也十分發達。
在過去,當長江到了南京以下后,就被叫揚子江,這一段流經的就是上海市和江蘇省,也就是從鎮江這里開始,江陰之后的河口段就變得越來越寬,而且長江水匯入大海以前,同時還有黃浦江的江水匯入其中,這個地方的江面很寬,江水也很深。
大家都知道,每年還沒有完全進入炎熱的夏季,長江流域的降水就會開始增多,差不多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會有一些地方會因為短時性的強降雨而遭遇洪災,目前四川省的多個地方就正面臨這個問題。好在如今有了氣象預報,提前預警的確有效減少了經濟損失,也基本避免了人員傷亡的問題,所以,泥石流的突發性就更讓人擔憂一些。
雖然長江的水資源很豐富,并且也有南水北調工程往北方疏水,但實際上,如果把長江水量平均到長江流域人口數量上,其實占有量也只有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左右,這個豐富也不過是相對而言。
幾乎每次南方進入汛期發生洪災的時候,都會有人質疑為什么不把這么多水調到北方,要知道南水北調工程也是有自己的調用規則的,降雨量太大根本裝不下,既然都裝不下怎么往北調用,包括后來修建的三峽大壩,盡管它的確在防洪抗旱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它也有預留的抗洪水位指標,并不是可以一直裝下去,該泄洪的時候還是要泄洪,同時還要保證航運和發電的基本能力。
洪水可怕嗎?這個問題,相信只要是經歷過洪災的人都會覺得可怕,正所謂水火無情,輕則破壞房屋和財物,重則危及生命安全,洪災一定會給人帶來損失,只不過這個代價有大小之分而已。長江洪水,更多的時候都是流域性洪水,干流發生洪災還是比較罕見,如今修建那么多的水利工程,目的也就是為了緩解這些問題。
準確的講,長江洪水也會影響到江蘇和上海,只不過當前我們所說的長江洪水,很少是因為長江干流引發,而更多是指長江流域洪水,兩字之差,性質完全不一樣。
另外,從江蘇開始的長江稱之為揚子江,河道更加開闊,長江水流速度變緩,且揚子江自古就能受到潮汐影響,說明這里比較接近入???,且越往入??诤拥涝匠尸F喇叭形狀,長江干流洪峰進入江蘇以后因河道變寬而水位下降,很快就可以奔流入海,比長江荊江段的荊江大堤要安全的多,所以我們看到的江蘇段有洪水,也很快就可以消散。
當前鄱陽湖的洪水屬于長江流域性洪水,除了長江干流來水以外,更主要原因的是江西流入鄱陽湖的五大水系都在漲水,僅靠鄱陽湖自身的排洪能力跟不上。深層次原因是江西的地形導致的,江西三面環山,境內降雨只能向北往鄱陽湖匯集,沒有其他出境口,而江蘇、上海平原地形,地表河流除了流入長江以外,也可以自行入海。
第一江蘇上海已經是下游了,江面寬排水沒問題,江西,湖南水患是因為洞庭湖和鄱陽湖,拿鄱陽湖來說:江西境內所有的支流都是匯入鄱陽湖的,再由鄱陽湖匯入長江,每次長江流域大降雨就會導致長江水位上升出現了長江倒灌鄱陽湖,而鄱陽湖以前很多地方又被圍起來建房子,開荒,湖水只是淹了原本屬于他們的地方。洞庭湖更不用說了,以前是八百里洞庭湖,現在呢?比鄱陽湖還小。
江西境內長江段要有強大的泄洪能力,為鄱陽湖,洞庭湖同時排澇。要做到這些,就要有巨大的水利計劃按排。讓它水患變水利,到江蘇段上海的長江水流更激,沖泄能力更強,同時長江水可直接沖泄太湖水,從長江至太湖,再從太湖到上海黃浦江再入大海??纱罅繘_泄江蘇上海的污雜泥漿,把江底,河底,湖底沖泄一次,改變水環境,大有益處!
長江洪水為什么不影響上海江蘇?
上海其實也受到長江洪水期的影響,當然不是長江洪水可能直接沖垮上海的沿江堤壩,沒有這么嚴重,但在六、七十年代的時候,上海夏天一下大雨,路面很容易積水,那時候我們家還在虹口臨平路后面的一條小馬路,夏天一旦滂沱大雨,我家門口的那只窨井必定不能泄水了,路兩邊就開始積水,最厲害的幾次我記得還是我很小的時候,我還和鄰居的孩子一起在家門口玩水,外面還下著雨呢。
我小學的時候,曾經路面積水超過人行道,漫溢進入了我們家,那幾年里上海人家在雨天家家戶戶往外排水,還屬于正常情況,那景象也蠻壯觀的,水桶、臉盆、勺子甚至鍋子都用上了。
六、七十年代上海,我們家附近經常會修筑馬路,一般都會墊高整條馬路,我小學的時候,我們家里的地坪是比外面馬路高的,還有門檻,木頭的,到我中學時,我們家里地坪就比外面的馬路低了,門檻消失了,因為人行道比我們家里的地坪高出很多,所有1984年我們家重新建造房子的時候,就徹底的把家里的地坪做的比外面馬路高出了很多。
虹口臨平路那一帶的下水道也重建了好幾次,九十年代還是八十年代末,據說是重建的最徹底的一次,說是下水管已經完全變成了和好萊塢大片里的歐美城市里的下水管一樣,管徑比我們人還高,這我相信,其實八十年代重建我們那里下水道的時候,我們門口就曾經堆滿了比一個人還要高的大圓筒段,據說就是做下水道的。
還有一個深刻印象就是外灘的黃浦江堤壩,我還是小學的時候,外灘那里的堤壩比現在低的多了,起碼低了好幾米,哪像現在堤壩旁的人行道就要比馬路高出那么多——七、八十年代的外灘堤壩,幾乎年年維修加高,直到有一年維修加高的很徹底,就是現在這個高度,再以后才又裝飾性的維修了一次,搞成了現在這么漂亮的樣子。
當然,以前上海的這些水患情況,是否是長江洪水直接影響的,我不清楚不能瞎說,但我猜總跟長江洪水有點關系的吧?因為以前上海的水患也每每在這個時節發生,春秋和冬天并不會有水患。
進入江蘇的長江洪水,變得“安靜與溫順”,并被納入有效管控,自然也就無壞的影響了!
長江發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雪山,由西向東橫跨青藏高原,橫斷山區,云貴高原,四川盆地,江漢平原,長江中下游,全長6387公里。
長江河網密集,支流眾多,其中比較大的支流有:在攀枝花交匯的雅礱江,宜賓岷江,重慶嘉陵江,岳陽湘江,武漢漢江,九江贛江…等等。長江水量充沛,約占全國流量的三分之一。
長江流域廣,支流多,且呈西高東低,落差高達6000m,受季風影響,雨帶每年5月來到長江南岸,6月與干流及北岸相伴,夏季又多暴雨,干支流水量大,易使長江出現特大洪水,而長江中下游地勢低平,泥沙淤積,致使排水不暢,洪水超過長江有效容納量,或長江堤壩決堤而造成洪澇災害。
長江經過南京即進入江蘇境內,又稱揚子江,為長江下游與入海河口段。南岸線全長約400公里,太倉瀏河口以下為上海長江岸線,長約50公里,北岸全長約450公里。其中自江陰以下為長江入海河口段,全長約200公里,此段為喇叭形,入??诟浇鼮樽顚?,約80公里。
長江洪水成洪澇災害首要因素是,長江水流量暴漲,而又排水不暢,導致洪水超過長江有效容量。
長江進入江蘇已是長江下游與入??诤佣?,進入上海時已是入??诤佣蜗掠瘟?,上面提到從江陰開始長江呈喇叭形,越往下走長江越寬,與東海交界處寬達80公里。也就是說無論長江上游來水量有多大,到達江蘇,上海段時由于長江變寬,水位立馬降低,并且都會急時排入東海,不會有遲緩或積蓄,使洪水超過長江有效容量的概率變得很渺茫。
形成洪澇災害另一個原因是長江堤壩的倒塌決堤。
江蘇長江堤防于上世紀50年代,70年代與80年代先后三次修筑石堤,并加高培厚。
1997年,江蘇又進行江堤查漏補缺的達標建設,為期5年,共投入資金35億元,隨后又加投10億,新建加固水下護岸105公里,干堤1088公里,使用土石方1608萬立方米,使長江堤壩比設計的洪水位高2米。
除修筑高質量,高標準長江石壩外,尚在長江兩岸植林造林,對長江堤壩進行防護,到2025年長江沿岸江堤綠化寬度不少于30,將長江兩岸建設成千里景觀防護林。
綜上,長江洪水進入江蘇水道變寬,“脾氣便沒那么急燥”,再加上高質量的水道將其納入有效管控,發不起脾氣,變得安靜且溫順,當然也就沒壞影響了。
長江是我國最長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長河,僅次于尼羅河和亞馬遜河。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水量充沛,習慣上分為三段,即上游 、中游、下游。上游處于高山峽谷,落差大,城市都建在警戒水位線以上,構成不了太大的威脅。宜昌以下則是長江中下游平原,特別是荊江段似九曲回腸,汛期江水混濁,含泥量大,流速減緩,泄洪不暢,容易造成潰堤的危險。對此,上世紅五十年代將荊江河段部分截直,建設了泄洪區,才減少了江漢平原和武漢地區的威脅。但險情仍然經常發生。特別是1998年的長江全流域洪水,盡管有洞庭湖和鄱陽湖的調蓄,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都處在 歷史 上最高水位,受遭十分嚴重。而在蕪湖以下由于江面開闊,河床水深、離出??诮?,泄洪快,所以對江蘇、上海就影響不大了。若洪水遇到了高潮疊加,也存在著一些風險,不能掉以輕心,仍要作好安全渡汛的準備。
江蘇上海都到入??诹?,江面寬闊,排洪通暢,而江西湖南湖北這三省就不一樣了,江面狹窄,而且汛期一到江水水位上漲,比周邊水體都高,而周邊水體如洞庭湖鄱陽湖作為所在地區水體匯集處,也有多余的水,而長江還不斷倒灌,這些水都擁堵在一起,排不掉。
就算三峽的水一下到上海,上海眼皮也不抬一下!上海段的長江口闊的像海一樣!江口還有個中國第三大島。
看看我們江蘇修的江提全部水泥澆筑,我們靖江98年修的百里江提像長城一樣一個一個剁口
Q3:98年長江洪水有多嚴重?
一、98年長江洪水淹了的城市有:江西、湖南、湖北、黑龍江等29個省、市、自治區。它們都遭受了這場無妄之災,受災人數上億,近500萬所房屋倒塌,2000多萬公頃土地被淹,經濟損失達1600多億元人民幣。
二、98年長江洪水的主要原因分析:
1998年夏季,中國南方罕見的多雨。持續不斷的大雨以逼人的氣勢鋪天蓋地地壓向長江,使長江無須臾喘息之機地經歷了自1954年以來最大的洪水。洪水一瀉千里,幾乎全流域泛濫。 長江洪水泛濫是長江流域森林亂砍濫伐造成的水土流失,中下游圍湖造田、亂占河道帶來的直接后果。
長江兩岸有4億人口居住,50年代中期,長江上游森林覆蓋率為22%,由于不斷進行的農地開墾、建廠和城市化,使兩岸80%的森林被砍伐殆盡。四川省193個縣中,森林覆蓋面積超過30%以上的僅有12個縣,一些縣的森林覆蓋面積還不到3%。為此,長江流域180萬平方公里土地中,有20%發生水土流失,每年喪失表土24億噸,每年從上游攜帶下來5億噸以上的土砂順著長江流入了東海。由于年復一年的土砂淤積,長江的河床從多年前開始就已高出了地面,成為繼黃河之后的又一條“懸河”。長江的“碧水”早已蕩然無存,其“渾黃”程度可以和黃河“媲美”。另一方面,長江中下游有蓄洪功能的湖泊則在迅速地萎縮著,洞庭湖水域面積從1949年的4350平方公里縮減到2145平方公里,鄱陽湖在40年間縮小了1/5,還有數百個中小湖泊已經永遠地從地圖上消失了。這一切都是長江洪水泛濫的原因。 除此之外,這次的洪魔肆虐和1997年爆發的百年來最強的厄爾尼諾現象也有密切的關聯。厄爾尼諾的強大暖濕空氣帶來了強降水,造成長江流域洪峰不斷。緊隨著厄爾尼諾來的拉尼娜現象又使應當按期北移的副熱帶高壓突然殺了個“回馬槍”,使一度相對緩解的長江干流汛情再度緊張起來,以致長江全線告急。長江洪水泛濫和地球溫暖化之間的密切關聯使專家們不無擔心——如果大氣中的二氧化碳(CO2)濃度增加一倍的話,地球上的降水量將增加 3%—15%,大雨和洪水的增加與地球溫暖化狀況是并行進展的。
1998年的長江洪水無疑在向人們示警: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已危機四伏,它隨時可以給人們帶來新的巨大災難。
Q4:98年長江特大洪水現場總指揮是誰?
98年長江特大洪水現場總指揮是董萬瑞將軍。
董萬瑞(1941年3月-2017年2月9日),山西省翼城人,中將軍銜,原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曾提出《國防動員法》提案,1998年長江抗洪搶險總指揮。
1998年8-9月,董萬瑞奉南京軍區命令,擔任長江抗洪部隊總指揮,率三萬多官兵,就五個多晝夜的連續奮戰,堵住了決口,被稱為‘千年一堵,人間奇跡’是取得長江抗洪勝利的主要功臣之一。
將軍的兒子董三榕,時任第31集團軍某部少尉排長,當時與父親在同一個大堤上抗洪搶險,被譽為“父子兵”,受到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的高度贊譽和親切接見。
2017年2月9日,原南京軍區副司令員董萬瑞將軍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76歲。
擴展資料
98年長江特大洪水抗洪大堤上的感人故事:
1、戰士羅偉峰,連續7次下水救了7人。當他第8次跳進洪水中時,被一位老大爺死死抱住,動彈不得。
危險之中,他抱住了一棵大樹,使盡全身的力氣,雙腿緊緊夾住樹干,讓老人坐在自己的肩上。整整一夜,水漲一寸,他就將老人往上頂一寸,硬是用自己的肩膀頂著老人,一直堅持到天亮。
2、1996年,18歲的李向群離開家鄉到廣西桂林當兵,1998年8月5日,他隨部隊赴湖北荊州抗洪搶險,14日在抗洪搶險一線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在抗洪的保衛戰中,他帶病堅持搶險,先后4次暈倒在大堤上,終因勞累過度,搶救無效,于1998年8月22日壯烈犧牲,年僅20歲。而當時他的軍齡也才20個月,黨齡8天。
當父母知道李向群犧牲的噩耗后如五雷轟頂悲痛欲絕,但他們夫婦想要替兒子完成未完成的任務,父親李德清換上了兒子的迷彩服,扛著沙包在大堤上揮汗如雨;而母親王立瓊則強忍著悲痛替戰士們洗衣服。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98抗洪前線總指揮董萬瑞走了 這張照片刷屏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董萬瑞
Q5:98年大洪水發生在哪里
1998年特大洪水是一場發生在長江、嫩江、松花江等江河流域地區的大洪水。
98年大洪水是繼1931年和1954年兩次洪水后,20世紀發生的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之一;嫩江、松花江洪水同樣是150年來最嚴重的全流域特大洪水。據初步統計,包括受災最重的江西、湖南、湖北、黑龍江四省,全國共有29個?。▍^、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受災面積3.18億畝,成災面積1.96億畝,受災人口2.23億人,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萬間,直接經濟損失達1660億元。
長江洪水泛濫是長江流域森林亂砍濫伐造成的水土流失,中下游圍湖造田、亂占河道帶來的直接后果。長江兩岸有4億人口居住,50年代中期,長江上游森林覆蓋率為22%,由于不斷進行的農地開墾、建廠和城市化,使兩岸80%的森林被砍伐殆盡。四川省193個縣中,森林覆蓋面積超過30%以上的僅有12個縣,一些縣的森林覆蓋面積還不到3%。為此,長江流域180萬平方公里土地中,有20%發生水土流失,每年喪失表土24億噸,每年從上游攜帶下來5億噸以上的土砂順著長江流入了東海。由于年復一年的土砂淤積,長江的河床從多年前開始就已高出了地面,成為繼黃河之后的又一條“懸河”。長江的“碧水”早已蕩然無存,其“渾黃”程度可以和黃河“媲美”。另一方面,長江中下游有蓄洪功能的湖泊則在迅速地萎縮著,洞庭湖水域面積從1949年的4350平方公里縮減到2145平方公里,鄱陽湖在40年間縮小了1/5,還有數百個中小湖泊已經永遠地從地圖上消失了。這一切都是長江洪水泛濫的原因。
Q6:長江流域洪水形成的原因
長江流域基本處于東亞副熱帶季風區,大部屬于亞熱帶。流域面積180萬平方公里,干流長6300公里。風暴潮除災及濱海之外,有時也波及內地,特別是轉變成低氣壓深入內地造成較大或特大洪水,但機會較少。
洪水形成原因:
自然因素:
①洪水來量大:氣候濕潤、流域廣、支流多、汛期長、水量大。若氣候異常,流域內普降暴雨,南北支流及川江三方面洪水同時襲來,長江干流勢必出現特大洪水;
②中游沒有足夠的調洪、滯洪場所,滯洪能力較差;
③中下游河道泄洪(過洪)能力不足。
人為因素:
主要指人類一些不合理的活動:
一是在長江中上游山區濫伐森林,使植被減少,導致流域涵養水源、調節徑流、削減洪峰能力降低;水土流失加劇,河床淤高,泄洪能力降低。
二是在中下游地區圍湖造田,泥沙淤積,導致湖泊萎縮,調蓄洪峰的功能削弱。造成長江洪災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為原因,但兩者的作用不同:首先是自然因素,其次才是人為因素,人為原因起到了加劇洪水成災的作用。
關于長江洪水和長江洪水記錄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